白癜风能不能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01
这几天,没完没了的疫情,又一次肆虐了祖国大地。
处在疫情中央的吉林,也被亿万网友牵挂着。
这次的重灾区,是吉林省的长春市和吉林市,无症状感染者激增破千,感染源未知,还有多少隐藏的确诊病例?
我们都不知道。
吉林市在昨天全市开展了第10轮核酸检测。
目前整个吉林省,也已建成了8医院可供使用。
吉林疫情本次的爆发,先是吉林市某大学生的一条长长的求助微博上了热搜,让人们注意到这个并不发达的小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聚集性疫情。
立刻,全网都有了#吉林疫情求助#的信息。
满屏的求助信息,让亿万网友意识到了本次疫情的严峻形势,无比揪心。
本以为,他们会得到最急需的物资,亦或铺天盖地的“加油”。
结果却等来一连串的恶言相向。
先是有人嘲笑吉林的防疫不利:
再然后,居然上升到了地域黑:
更有甚者出言不逊,范儿看了真的都想挥拳头了。嘴巴太恶*了!
满屏的污言秽语涌向他们,本就被肆虐的疫情所折磨,再看到这样的言论,无外乎就是往伤口上撒盐。
???
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一种怎样的畸形三观。
疫情之下,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同胞,而是病*啊。全力以赴抗疫,争取早日解封,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这才是重中之重啊,这些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的确,或许吉林在刚开始疫情初期阶段,确实有防疫不利的地方,可是吉林人也是受害者啊,他们后来也在立马引起重视,努力抗疫,很多救治隔离工作都在循序渐进的推动着啊。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地域黑?有意思吗?
有些人,你做不到主动捐赠物资的帮助,最起码别再火上浇油了。
说吉林人为了防疫什么都不做,那是你们根本不知道此刻的吉林人,经历了什么。
02
范儿有个忠实读者,是长春当地人,前天在我们公号后台给我留言说,他们家小区新设了两个核酸检测点,当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人员就已经到岗工作。
晚上22时20分,工作了15小时了,从楼上向下看去,这些工作人员依然在挑灯夜战,要知道,这两天长春的户外最低温度仍然是零下四五度。
这些一线防疫人员不停的在为寒风中排队等待核酸的民众打气:加油啊,马上就到了。
呵气成冰的深夜,吉林人排着长队等待核酸。
扶老携幼,相互鼓励。
还有,吉林大学的一句话,让人瞬间破防:
风雪压不垮,苦难中开花。这是我听过的最伟大最朴素的誓言。
说到就做到,看看这伙食,有些学生调侃,平时自己在家也没有吃的这么好!
长春向高校召集志愿者。太多人自告奋勇。感谢这群懵懂的少年,守护着这座城市。
看到他们,范儿突然想到一句话,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但这些“最勇敢的人”,也是凡人。他们是别人柔弱的女儿,被宠爱的儿子。
原本应该被学校守护,被社会守护茁壮成长,此刻却换他们来守护这个按下暂停键的城市。
医护人员一整天的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席地而坐整理核酸检测试管。
他们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必须和病*抢时间。
91岁高龄的老爷爷,颤颤巍巍的要把自己攒下的元交给志愿者,遭到婉拒后,自言自语到:这钱,怎么就捐不出去呢?
82岁的盲人老奶奶,拄着拐杖,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牛奶、八宝粥。
志愿者冒着风雪,给居民送物资。大爷双手合十,深深鞠躬以示感恩。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
所以我不知道那些说吉林人在这次抗疫中什么都没做的键盘侠,究竟是眼睛有问题还是心术不正。从医护人员到平凡百姓,每个人都在积极抗疫。
范儿印象特别深的有一个喷子是这样说的:
他是在指,当初武汉疫情最为严重,或者其他省市疫情爆发的时候,吉林乃至整个东北都没有伸出援手。
能说出这句话,就真的很欠骂了。
年2月9日全国支援武汉,东北出人出物资,慷慨相助,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多达人,而且最早抵达;按最初到位湖北的全国0多名医护人员计算,东北以不到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将近20%的医疗力量。
援鄂医护人员中,有的人还差十几天就退休。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有的人刚动完手术尚未痊愈。
但是大国大爱面前,他们管不了这么多,只知道冲去前线救人。
光出人还不够,物资也要抢先一步。
修正药业把价值万元的药品,紧急发往武汉。
吨酒精和大米,也随后抵达武汉。
医院,医院捐赠万元的医疗物资。
吉林银行通过吉林省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万元。
……
他们恨不得把家底掏空给武汉,真的是倾囊相助了。
东北经济一直不算很好,但即便囊中羞涩,他们也是倾尽所有,出钱出力,无私援助。
不仅是吉林,他的两个邻居,黑龙江和辽宁,也是前后遭遇多次较为严重的疫情,却也是能帮就帮,在武汉最严重的时候把最好的医疗资源都给了他们。
03
还记得去年4月份,黑龙江绥芬河的疫情吗?
作为中俄边境唯一开放的口岸,人口还不到7万的县级市,当时确诊了不少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网友表示:这个十八线小城真的太难了。
绥芬河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医院都没有的县级市,想要对抗这种级别的病*,只有硬扛。医院住不下,就分调到牡丹江周边的县市隔离。
有些大省,留学生落地之后会无缝转接回原籍隔离,但黑龙江这个朴实的老大哥,直接把所有人都留在了自己这。
无论是检疫还是隔离,绥芬河都已经到达了极限。
因为情况突发,一线的警务人员和医护人员再次齐聚边检,顶着零下的严寒严阵以待,就怕漏掉一个人。
年初,黑龙江先后派出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计人,奔赴湖北抗击疫情一线。这其中,包括了绥芬河的12人。
同时,他们还清零了自己省内的个病例。
要知道,黑龙江的医疗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可以说捉襟见肘。
飞鹤集团,捐款一个亿。
哈药集团,捐款万药品后,还在陆陆续续的一边生产一边捐。
黑龙江N95口罩急缺,没求外援,而是咬着牙和自己省内的群众说:我们可以用5个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和你们换一只N95。
当武汉物资紧缺的消息传来,东北的农民们坐不住了。他们有人,捐了20吨茄子,把自己家的仓库都给捐空了。
04
还记得这组当时震撼全网的照片吗?去年1月,辽宁大连疫情再起,又是冷链惹的祸!大连依然在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
1月份的大连,冷的让人在外面根本待不住,加之连日持续的大雪,防疫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一天,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给封闭在宿舍楼的学生们运送防疫物资。
为了第一时间把物资运送到宿舍。
志愿者们在雪地里艰难行走,用手推,人推人。就有了这张刷爆全网令人感动的照片。
也是这群人,一趟趟的风雪中爬涉,满足了封校中1万3千多师生的生活需求。
那个时候,大连54岁的志愿者那君,走了。
突发心脏病,牺牲在消杀现场。
大连之前的每次疫情,他都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进来。
谁能想到,这一次却是他最后在为这个城市付出。倒下的那一刻,他还背着70多公斤的消杀设备和消*液。
前一个小时,他还发了一条朋友圈。朋友圈只有四个字:消杀继续。
还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