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吉林市的北山,群峰叠嶂,山峦起伏,山上有革命烈士陵园、玉星阁、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等古建胜迹,此外,还有跨山谷而建的石拱鸾辔桥……应该说吉林北山可以和昆明西山媲美,所不同的是,在十年浩劫中,吉林北山古庙遭到的破坏要比昆明的西山远为惨重而已。
解放前,吉林北山原有九座山峰,名叫九龙山,山后九龙口和卧虎沟是最初进山的通路。从前,这里九峰对峙,如同群龙翘首;岭山相连,宛若龙身起伏。站在松花江畔观赏众山争秀,不仅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而且山势雄伟,气象万千,使人肃然生慕,因此当时的勘舆术士说:“吉林是藏龙卧虎之地,久后当有帝王出现!"
清朝康熙皇帝听到这种可怕的传说,曾派人到吉林察看过北山的风水,之后,为免除后患,又令宁古塔将*(驻吉林)将北山山峰凿去数座,其中一座山峰就在今日北山的入口处。皇帝下令凿山,将*必然俯首听命,于是九龙口变成了处决犯人的刑场,有的龙头上筑起了庙宇……
关于吉林的九龙山被易称为北山,这倒不是来源于民间。而是出于宁古塔将*对清王室的恭顺,因为去掉九龙山之名,可以除去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心病,因此,经过宁古塔将*的一番苦用功夫,就将此地将*公署正北的九龙山改名北山。
3-2
东山腰有一座结构精巧,斗拱飞檐的“汔雪堂”,建于清末,重修于民初,“汔雪堂”三字为清朝大书法家翁同和手书,当年时常有诗人墨客在此雅集,观雪赏月,敲棋吟诗。清末诗人宋铁梅,曾在此堂南门撰有一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上行即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年),庙内正堂塑有三国时期大将关羽的全身雕像,逼真传神。身边是关平、周仓的立像。殿右是泥塑赤兔胭脂马;殿左木架上有八十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关帝庙前是著名的“朝暾台”,此台是观日出最佳地点。正殿东西是“暂留”、“荔翥鹤”二轩及“松风堂”,对面是戏台,两侧有晨钟。暮鼓二楼。庙西侧有座二层明楼,名“现渡楼”,可遥望江上舟船游荡。比邻为“澄江阁”,可俯看全市风貌。关帝庙后为药王庙,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庙会,会期三天。庙后即坎离宫,为供奉日、月和山神、土地神之处。过坎离宫即北山规模最大庙宇玉皇阁。正殿称朵云殿,两侧有禅堂,左右即钟鼓楼、牌楼,居中上悬“天下第一江”匾额。朵云殿楼上是彩塑金面玉皇大帝,栩栩如生。西厢为“万绿轩”,门上悬清代满族大书法家铁保所书“白山书院”之匾额,为北山画院院址。此外,西山主峰上建有旷观亭,高一十米,东峰上建有揽月亭,高二十八米,为东北园林亭阁之最。另有江山亭、跃进亭、胜利亭分踞山顶。山下有莲花湖、泛舟湖、附水榭、长廊、湖心亭。此山古庙群主要特点是:儒、道、释杂揉,五花八门,其中有火神、财神、水神以及在下、孔子、释迦等,为全国罕见。北山古庙群坐落在北山公园海拔米的东峰上,庙宇从峰腰一直延续到山顶,建筑风格别致,是一片有近年历史的古寺庙群。
3-3
北山庙宇呈佛、道、儒三教杂糅,民间诸神同堂供奉的格局,寺庙中充满了浓郁的俚俗烟火气息,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这种格局在全国其它寺庙中非常罕见。站在北山脚下仰望东峰,只见层峦环抱,庙宇耸立。拾级而上,依次可见泛雪堂、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玉皇阁等著名建筑,其中玉皇阁是北山古建筑群中地势最高、规模最大、气魄最宏伟的建筑。玉皇阁也称大雄阁,始建于年,年重修。宝殿气势雄伟,正门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祖师殿中供有佛祖释迦牟尼、道教祖师在下、儒教圣人孔子,此外,两侧的配殿中还供有药王李时珍、木匠祖师鲁班等各行各业的祖师16人。玉皇阁的院中有一些参天古松,传说是开山和尚宽真亲手所栽,距今已有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