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秸秆还田增加粮食产量,双辽市推广保护性耕
TUhjnbcbe - 2023/12/6 5:21:00
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news/a_5218115.html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210/4576914.html
白癜风养生 http://m.39.net/pf/a_4420631.html

双辽市属半干旱区,80%的耕地面积是沙质土壤,干旱、风沙大的气候条件致使播种难、出苗难。与此同时,大量焚烧秸秆也一度成为双辽市环境保护的难题。为了解决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受风蚀、水蚀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双辽市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双辽市农民张学武是当地第一个采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方法的人。当时,一些农户认为把秸秆扔在田里不清理,不是正经种地,不相信能够长出庄稼。

“当时,我找了一些亲戚朋友一起承包了70多垧地,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种地。”玉米出苗后,双辽市卧虎镇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学武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加上秸秆还田技术,出苗的高度远超于传统种地方法,且苗齐、苗壮。”张学武对记者说。除了苗出得好,比起传统种植方法进地次数多、步骤繁琐,保护性耕种的方式更加高效省事,每公顷投入减少近元,产量却能增加斤以上。第二年,他所在的协力村开始整村推进保护性耕种。到年,双辽市实施保护性耕作达到90%以上。

双辽市农机总站工程师吴冠*告诉记者:“通过十几年的改良,解决了风蚀,种地出苗难、播种难;盐碱程度得到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值得一提的是,粮食产量增加了,化肥使用量逐年减少。”

通过近几年的实地观测发现,双辽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土壤耕层含水率明显提高,土壤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年不见的蚯蚓大量出现,土地肥力明显提高。同时,双辽市通过秸秆还田,推出了“种养结合”的新模式,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毕玮琳

1
查看完整版本: 秸秆还田增加粮食产量,双辽市推广保护性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