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第四届吉林雪博会开幕当晚,“一本书,让吉林走向世界”国际分享会暨图书项目启动仪式在南湖宾馆举行。
世界多地作家将用英文讲述吉林故事活动现场,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共同启动了“吉林秘境之旅”图书项目。
根据活动计划,接下来将启动“一本书,让吉林走向世界”图书编写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来自世界多地的优秀作家将应邀走进吉林,用地道的英文写作来分享他们对吉林省的印象。
谈及活动的意义时,杨安娣特别强调,“文以载道,旅以致远”,“一本书”活动是我省文旅融合后的一次新探索,也是以文化“软”实力为切入点,推进吉林文旅融入世界表达的新尝试。因此,走向了世界的“一本书”又不仅是一本书,它有无限的未来空间。“‘一本书’的初衷是为文化的挖掘、表达和流传”,杨安娣说,世界上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这个性格就变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怎样挖掘出吉林的文化精髓并借助多种方式传递出去,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次活动就是借助“一本书”的一次探索。百余嘉宾共话如何展示吉林给世界看当晚,来自国内权威出版社之一——商务印书馆的相关负责人,国际知名图书商,以及国内外文学、传媒领域的名家余人齐聚一堂,与我省文旅和文艺界的多位重磅级领军人物,在吉留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商共计如何用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语言表达,来讲述更多生动且多元的吉林故事。
交流中,大家纷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丰富了图书的编写内容。话题一:“为什么要讲好吉林故事”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我可以与大家分享四个“一”的故事:“一种认识”,发展旅游要打好“三老牌”,老天爷、老祖宗、老百姓。老天爷是资源禀赋,老祖宗是文化传承,老百姓就是我们产业发展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二是“一种偏见”。吉林省以生态大省闻名,提到吉林常常想到的是生态资源,是不是没有文化、故事呢?
第三个是“一个段子”。有一次,我讲到吉林文化,有人说不要给我讲吉林文化,并拿陕西遍地是文物古迹来举例,言外之意:吉林文化、文物资源少。
第四是“一个工作案例”,年3月我们到瑞士做冰雪旅游推介。瑞士冰雪资源好、产业发达、设施完善,到瑞士推介,难度确实不小。在此契机下,我们开始认真梳理挖掘吉林的文化资源、冰雪资源。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优势互补的不在于我们的生态资源,而在于文化资源。“扬长避短”,所以最后向瑞士推介的是冰雪文化资源,受到了当地的一致好评。
总之,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也是要消除成见,消除偏见,讲好吉林故事,让吉林文化走向世界。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
我们创作这本书的方式可以与大家分享:做好中外合作,用外国人的眼光,用地道的英语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我们的视角将以小见大,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陈耀辉
去年吉林文化周在荷兰演出,我们遇到一对庆祝结婚60周年的老夫妇。于是邀请他们第二天看表演。当晚,中国青年歌手连夜学了首当地歌曲,用以祝福这对老人。表演现场将老人请上台,全场轰动。这事被当地媒体转发引起很好的反响。我觉得好的平台和好的方式,是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的途径。
尼泊尔当代出版公司总裁凯兰·高塔姆
我已帮助多个中国的图书项目走向世界。这些图书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让世界各地人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参加雪博会,让我了解了冰雪文化,而这也是以后开展合作的新领域。
话题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图书总策划《汉语世界》杂志主编储丹丹我们策划这本书将从“冬日胜境”、“自然生机”、“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吉林滋味”、“吉林印迹”等七个篇章讲述吉林故事。它不是告诉读者“怎么玩”,而是讲述生动的故事、探讨文化现象、分享感受。
图书作家旅游记者康美丽EmilyConard
我年到中国北京求学,第一个旅游的城市就是长春。我发现对吉林了解的太少了。本地朋友带我逛了整个城市,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性十分独特。但我也发现用英语讲吉林故事的文章太少了,很多外国人很希望了解吉林。
国际传媒专家刘希洋HattyLiu
我十分期待这本英文书让全世界各类不同需求的旅游人群,可以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来体验吉林,向海外读者呈现一个真实可触、充满魅力的吉林。
话题三:“吉林的文化精髓”
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吉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留下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世界游客将看到一个生动不一样的吉林。比如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松花江河灯文化、东北淘金文化、满族剪纸文化、朝鲜族古村落文化、东北渔猎文化、查干湖冬捕文化……这些“草根文化”十分宝贵,应该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多面吉林走向世界。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春江
讲好吉林故事应该从“三系”说起。让外国游客一看就有来吉林的冲动。
一系就是“山系”,长白山溜达的、生长的、活着的都叫“山货”,长白山物产丰富的程度超过南方所有的山。这里的“山居”就是吉林的民俗村;第二个系是“水系”,吉林省水系发达,是三江发源地;第三个系就是“史系”,吉林省有多个历史古迹,至少是两个王朝的发源地。我建议讲好吉林故事或可剑走偏锋,让人耳目一新。
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任白
吉林有很多生态作家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吉林的文化精髓,他们描写的吉林故事可以让外国游客深入了解吉林。比如作家胡东林历尽千辛万苦和长白山的动植物打成一片,将泥土滋味渗入文字。生态作家东珠用30年时间观察植物,并将这些难得的变化都进行了纪录。这些生态作家以吉林省自然生态为写作对象。他们在讲述吉林故事过程中的专业、执着等也是非常精彩的吉林故事。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
话题四:“让世界了解吉林的多元文化”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潘海英我曾问过外国留学生,为什么不与吉林人多交流,其实他们很渴望,但由于了解的文化知识有限,缺乏共同话题,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改变这种现象,让外国游客了解真正的吉林文化。
留学生代表安阳(埃及)卡特丽娜(俄罗斯)
我们来自吉林大学,走过吉林省很多地方,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如果我们的亲人或朋友有机会来吉林,我们首先推荐到长白山游览一番,那里实在太美了,一年四季都有别致的风景。我们也期待借“一本书”让更多人认识到美丽的吉林。
吉林旅游广播总监王曼
这本书太必要了!以后当我再向外国友人推介吉林时,就不再限于美食美景。建议把吉林人的“魂”融入“一本书”中。吉林气候独特,四季分明,让吉林有了真山、真水、真性情的地域魅力,这也是吉林人的文化血脉,应该让外国人看到真正的吉林故事。
原标题:《用“一本书”讲好吉林故事,让全世界爱上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