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吉林省应用
TUhjnbcbe - 2025/5/4 16:08:00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春耕在即,吉林省农业气象中心通过已投入业务应用的全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服务“三农”,预报产品越来越智能,内涵越来越丰富。

自动制作形式多样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发布农业气象服务预报。针对春耕生产,将加强干旱、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同时,加强农业气象情报服务,每天监测土壤水分、土壤化冻、地温等要素,利用各类农作物播种、出苗关键指标,结合土壤墒情、地温等,分类、分区提出指导和建议。

打造专业性强、精细化程度高、全程实时动态定量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围绕全省农业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的需求,气象台初步建立无缝隙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体系。网格预报产品时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3天逐小时、4—10天逐6小时的5*5公里,实现由单一天气尺度分析向综合分析的转变;降水预报实现由定性的落区定点、定量的格点化转变;气温、风等要素的定点、定量的格点化转变;增加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环境气象要素预报;基本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未来10天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业务化运行。

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综合分析处理的研发能力,初步实现网格预报业务支持。年,吉林省智能网格预报平台投入业务应用,实现从手工作业向人机交互的转变,极大提高中短期天气预报的效率,从此吉林省气象预报预警综合分析处理的研发能力踏上新台阶。自主研发的智能网格预报平台正式运行,并在全省50个市县推广应用,是目前全省气象部门预报业务的主要平台支撑。

近年来,吉林省应用先进气象设备,结合智能技术,开展预报技术研发,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全面助力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增收。未来,将依托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全省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推进“云+端”的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新模式建设,实现基于位置的平台自动定制和基于用户分类的个性化智慧型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来源:吉报调查

作者:王灵玲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庆伟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转载编辑:初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吉林省应用